男人不会回应只会逃跑的爱情是什么样的
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是相似的但又是不尽相同的,你对爱的理解是什么呢?
我们今天不讨论爱情,纯粹讨论爱的方式 ,我们每个人对爱的习得都是从原生家庭里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开始,而这个又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。
我们从这里讨论起,这篇文章可以让你明白亲子关系,也可以让你明白婚姻,恋情的本质。
我们一般把教养类型分为4种:
○权威型又称民主型,“我是爱你的,你是自由的”
○独裁型又称专政型,“我是爱你的,你是要听我的”
○溺爱型,“我是爱你的,你不能离开我”
○忽略型,“我可能是爱你的,你要理解我”
除了权威型,其他的爱的均是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来实现的,为什么这么说呢?
宠你也要干涉你,令人困惑的爱
我一个很好的闺蜜就是在典型的专政+溺爱型的教育模式下成长。
她的父亲在她读书的时候每天数十年如一日,清晨4,5点起来开炉煮饭,6点盛好粥放凉,6点半喊她起床吃饭上学;
每天晚上8点写完作业,父亲要驾着老花镜,一字字一题题的检查,直到高中,他再也看不懂那些题目了;
吃鱼,父亲只吃刺跟鱼头,肉留给她,至今她还不会吃有刺的鱼;
吃鸡,父亲都会把鸡翅鸡腿夹给她;吃咸蛋,父亲只吃蛋白蛋黄留给她;
那时候她们家里条件不好,父亲买点荔枝草莓自己都舍不得吃,她要告诉他“我不吃了”,送到她父亲嘴边去,他才会吃上几个;
她什么家务都不让做,父亲对她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读书;
上大学的时候,父亲跟她说,你就只管读书就好了,学费我来想办法;
每次远行,父亲都会在行囊里,装很多很多吃的,不管你爱不爱吃;
毕业了,父亲会跟她说,你要吃好一点啊,没钱来家里拿;
逢年过节,她给父亲买衣服,父亲会生气说,不要给我买了,我一个老人穿那么好干嘛,你给自己买吧。
每次她回家,饭桌上要多上几个菜,或者父亲自己做的小点心。
“听你说要回家,我前几天就准备了馅料,天气热,放坏了。”
甚至,后来有一次父亲重病,他趟在病床上,红着眼说,是爸爸不好,不能给你像别人家孩子那么好的生活。
但是呢,他会干涉她,你不能跟那个人做朋友,你要跟这个人做朋友;
你现在的成绩第几名了,我每天早上要那么早起给你们做饭,检查作业,你就这样的成绩;
邻居谁谁谁,现在一个月都多少工资啦,买房买车啦;
你哪个同学,都嫁人了,还嫁得不错啊........
她开心吗,她可以失败吗,她敢失败吗,她愧疚吗,她内心冲突吗?
如果她开心了会怎样,如果她失败了会怎样,如果她不愧疚,会怎样?
父母用牺牲的方式来成全孩子,孩子也会用牺牲的方式去成全父母,互相牺牲最后得到的也是牺牲,没有谁是好的!
一味付出的爱,最后却是失去
你们看过《麦琪的礼物》吗?吉姆,德拉夫妇有两样东西特别引为自豪,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,另一样是德拉的头发。
圣诞节,德拉要给丈夫吉姆买一件礼物,她要买一件精致、珍奇,真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够匹配得上她最爱的丈夫,可是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,这还是好几个月她省吃俭用下来的,可结果还是只有这一点儿。
德拉的头发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,那样的美丽,她噙着泪把头发剪掉卖了钱,飞奔的去买了心心惦念的那一条白金表链,式样简单朴素跟吉姆的金表再合适不过,她在心里祈求上帝,让吉姆认为她还是最美丽的。
晚上吉姆回了家,他盯着德拉,那神情既不是愤怒,也不是惊讶,不是不满,更不是嫌恶,那是一种复杂的神情。德拉告诉他,我把头发卖掉了,给你准备了圣诞礼物。
吉姆不可相信的看着德拉,然后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扔在桌上,沉默。
德拉打开,摆在眼前的是——全套的发梳,两鬓用的,后面用的,应有尽有,那正是德拉渴望了好久的。
吉姆告诉德拉,我是卖掉了金表,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。
我为你买了梳子你为我剪了发,我为你买了金表链,你为我当了金表。
互相成全的结果就是都得不到,表可以再买,头发可以再长,可是生命没有彩排,每天都是现场直播。
别用牺牲式爱绑架,爱要有界限
我们的文化里,传承靠的血缘维系的,而等级制的背景下,为了稳定会限制人的发展,一代人为一代人而活,大家都是没有了自己的,可是有条件的爱又如何能让人轻松呢?
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,当带着这些无意识进入到婚姻又会是什么样子?
大家都会带着面具生活,男人的防御机制是:“我要更成功,我不能弱,我要赚更多钱,女人才不会离开我。”
女人的防御机制是:“我要努力照顾家人,为家庭付出更多,丈夫孩子才不会抛弃我。”
一旦我们带着面具就意味着,我不能表露那个真实的自己。
可是我们是孤岛呀,就像沙漠里渴望水一样的期盼着有一个人可以懂我们,生而为人,都是有情感需求的。
当一个男人只顾着赚钱,他的心会远离他的妻子,而一个女人只想着做贤妻良母,她的心也会远离他的丈夫。
家庭里,往往女人付出更多,可是牺牲的背后只是牢牢的控制,担心失去的惶恐,如同父母经常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,实施控制的行为。
付出越多怨气必然越重,不知不觉占据了道德点。
“我都对你这么好了,你还这样对我”。
那么另外一方伴随的就是深深的愧疚感,而愧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,哪吒还“剔骨还父、剜肉还母”,每个人都想逃离这种无形的绑架。
大家就会开始博弈,孩子不爱上学,丈夫不爱回家,而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应,为关系做的一点点事情你都会自怜,放大,期望对方也是这么待你。
于是每天,都是在自我损耗,你也痛苦不堪,他也压抑窒息。
如果你面对一对过度付出的父母,一个过度付出的妻子,你会有什么感觉,你会怎么想?
你是不是会宁愿他们不要对你太好,希望他们照顾好自己?你是不是会宁愿他们不要爱你,不要管你。
所以换位思考,亲爱的,你知道了吗?
诚然这种彼此在乎的感觉还是很好的,但是别把付出变成了自我感动,再亲的人,彼此也要有界限感。
人与人之间的本质,生存上就是利益决定的,情感上就是愉悦度决定的。
我们就像鱼儿,放进鱼缸,会不自由,头破血流;放进海洋,会太大,迷失自我。
所以,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民主型,遵循两个原则:不牺牲,不伤害。
做到对对方的需求敏感,恰当满足,对对方的想法尊重接纳,适当的请求,即可。我们不是要有条件的去爱一个人,也不是要无条件的去爱一个人,我们是要有界限的爱——我是爱你的,我也是爱自己的,同时,你是自由的。
本文由作者笔名:老司机 于 2023-07-23 18:20:12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liangxing.aikelaidev.cn/wen/71e0bd56b36e09f4.html